孩子黯淡下去的眼神,方敏狂热而陌生的脸庞,以及与“播种者”接触时那冰冷、浩瀚、视万物为培养皿的恐怖感知。
“保护好你的‘静默区’,那是你的锚。”
C-7的话语如同一道微弱却清晰的电流,在他混乱的意识中闪过。
什么是真正的“静默”?
是被剥夺了个性与思考后,由外部强加的、万马齐喑的“和谐”?
还是在洞悉一切喧嚣与虚妄之后,发自内心的、清醒的、自主的宁静?
闻星猛地睁开双眼,眼神中最后一丝迷茫被决绝取代。
他明白了。
“播种者”设下的这个“完美陷阱”,其最高明之处,正在于它利用了他内心最深切的渴望。
它们试图用一份虚假的“宁静”来购买他的“沉默”,让他放弃抵抗,成为这个巨大培养皿中又一个被“优化”的菌株。
但这并非他所追求的“静默”。
“不。”
他低声说,仿佛是对自己,也是对那个无形的“播种者”宣誓。
他没有删除那个APP,也没有再试图从外部去攻击它的逻辑。
他要做的是更危险,也更彻底的事情。
既然“共感天穹”是“播种者”目前最得意、也可能投入最多“关注”的作品,那么它必然也是“播种者”意志与这个现实世界连接最紧密的“接口”之一。
他要做的,不是摧毁这个“接口”本身——那可能会对无数沉溺其中的用户造成无法估量的精神创伤——而是要暂时性地“污染”或“扰乱”这个接口,切断“播种者”通过它施加的、那种精密的、程序化的影响。
闻星调动起自己全部的精神力量,回忆着与“播种者”接触时那种冰冷的“意志频率”,分析着“共感天穹”那看似完美的“和谐频率”的底层结构。
他发现,这种“和谐”之所以如此牢不可破,是因为它巧妙地回避了所有可能引发悖论的逻辑奇点,它建立在一套高度自洽、但排除了所有“负面”可能性的封闭系统之上。
“如果……我将一个无法被这套系统‘和谐’掉的、绝对的‘逻辑悖论’,或者说,一种纯粹的、未被扭曲的‘真实人性样本’,直接注入到这个系统的核心呢?”
闻星的眼中闪烁着疯狂的光芒。
这相当于将一枚“认知病毒”或“逻辑炸弹”投入“